词语 | 不齿 |
释义 |
不齿拼音:bù chǐ,注音:ㄅㄨˋ ㄔˇ,词性:动词
简解◎ 不齿 bù chǐ 详解1. 不与同列;不收录。表示鄙视。《周礼·秋官·大司寇》:“其能改过,反于中国,不齿三年。” 郑玄 注:“不齿者,不得以年次列於平民。”《礼记·王制》:“不变,屏之远方,终身不齿。” 郑玄 注:“齿,犹録也。” 孔颖达 疏:“以年相次是録其长幼,故云齿犹録也。” 晋 葛洪 《抱朴子·擢才》:“ 文种 ,大贤也,初不齿於 荆 俗,末雍游於钧如。”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云萝公主》:“ 侯 贱而行恶,众咸不齿。” 鲁迅 《且介亭杂文·<木刻纪程>小引》:“《艺苑朝华》四本虽然选择印造,并不精工,且为艺术名家所不齿,却颇引起了青年学徒的注意。” |
随便看 |
同文网《汉语词典》共收录42550条汉语词条,除了收录基本语文词汇,兼收部分常见的口语词、方言词、文言词,还收录了较多的百科词条及一些近年来涌现的反映当代社会现象和事务的新词语,是一部学习型现代汉语词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