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槌 |
释义 |
槌繁体字:槌,笔画:13,拼音:chuí,部首:木
简解槌 (形声。从木,追声。本义槌子,敲击工具) 同本义 凿所以入木者,槌叩之也。--汉·王充《论衡》 又如鼓槌;槌杵(棒槌);槌砧(铁锤和铁砧);槌轮(用竹木做成载人或运货的车子);槌棒(敲打用的木棒) 槌〈动〉 捶打;敲击 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收得馥大儿,槌折两脚。--《三国志·袁绍传》注 又如槌心(自槌胸脯);槌牛(击杀牛);槌胸踏地(捶胸顿足);槌鼓(击鼓);槌毁(抨击诋毁);槌击(敲击);槌枪(古兵器名) 槌球 槌 chuí敲打用的棒。大多一头较大或呈球形棒~、鼓~。 槌chuí敲击东西的用具棒~子。鼓~儿。 槌zhuì 1.架蚕箔的木柱。 槌duī 1.投掷,掷击。 2.同"?"。饼。参见"槌饼"。 相关阅读:
《论衡》
详解槌 chui 部首 木 部首笔画 04 总笔画 13 槌 gavel;pestle; 槌 chuí (1) (形声。从木,追声。本义槌子,敲击工具) 同本义 [mallet] 凿所以入木者,槌叩之也。--汉·王充《论衡》 (2) 又如鼓槌;槌杵(棒槌);槌砧(铁锤和铁砧);槌轮(用竹木做成载人或运货的车子);槌棒(敲打用的木棒) 槌 chuí 〈动〉 (1) 捶打;敲击 [beat] 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收得馥大儿,槌折两脚。--《三国志·袁绍传》注 (2) 又如槌心(自槌胸脯);槌牛(击杀牛);槌胸踏地(捶胸顿足);槌鼓(击鼓);槌毁(抨击诋毁);槌击(敲击);槌枪(古兵器名) 槌球 chuíqiú [croquet] 在草坪或地面上用长柄木槌击球,使之穿过一连串铁环门的室外游戏 槌 chuí ㄔㄨㄟˊ (1) 敲打用具~儿。棒~。鼓~子。 (2) 古同捶”,敲打。 (3) 古代架蚕箔的木柱。 郑码fwmy,u69cc,gbke9b3 笔画数13,部首木,笔顺编号1234325151454 相关阅读:
《论衡》
|
随便看 |
同文网《汉语字典》严格执行国家语言文字规范,全面体现国家汉字使用标准,共收汉字约14807个,全面解释汉字的注音、部首、笔画、结构、造字法、五笔、释义、例证等,分组辨析易混用的形近字、同音异形字,容易读错、写错、用错的字、词会给以提示,适合广大师生和中等以上文化程度的读者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