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辞藻 |
释义 |
辞藻拼音:cí zǎo,注音:ㄘˊ ㄗㄠˇ,词性:名词
简解◎ 辞藻 cí zǎo 详解1. 诗文的辞采。常指用以藻饰文辞的典故或古人著作中的现成辞句。《三国志·魏志·高贵乡公髦传》“传首京都” 南朝 宋 裴松之 注:“ 璠 撰《后汉纪》,虽似未成,辞藻可观。”《北齐书·魏收传》:“ 昕 风流文辩, 收 辞藻富逸, 梁主 及其羣臣咸加敬异。” 宋 陈善 《扪虱新话·文章以气韵为主》:“文章以气韵为主,气韵不足,虽有辞藻,要非佳作也。” 明 胡应麟 《诗薮·古体中》:“至‘十九首’及诸杂诗,随韵成趣,辞藻气骨,略无可采。” 郁达夫 《她是一个弱女子》:“就是有几次有几位先生私私塞在她手里的信条,也没有像这一封信样的富于辞藻。” |
随便看 |
同文网《汉语词典》共收录42550条汉语词条,除了收录基本语文词汇,兼收部分常见的口语词、方言词、文言词,还收录了较多的百科词条及一些近年来涌现的反映当代社会现象和事务的新词语,是一部学习型现代汉语词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