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下士 |
释义 |
下士拼音:xià shì,注音:ㄒ一ㄚˋ ㄕˋ,词性:名词
简解◎ 下士 xià shì 详解1. 官名。古代天子、诸侯都设有士,分上士、中士、下士。 秦 以后亦沿用。《礼记·王制》:“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诸侯之上大夫卿、下大夫、上士、中士、下士,凡五等。”《孟子·万章下》:“君一位,卿一位,大夫一位,上士一位,中士一位,下士一位,凡六等。” 唐 刘知几 《史通·史官建置》:“唯 周 建六官,改著作之正郎为上士,佐郎为下士。” 相关阅读:
《诗词大全》
《老子》
《老子想尔注》
《诗人玉屑》
|
随便看 |
同文网《汉语词典》共收录42550条汉语词条,除了收录基本语文词汇,兼收部分常见的口语词、方言词、文言词,还收录了较多的百科词条及一些近年来涌现的反映当代社会现象和事务的新词语,是一部学习型现代汉语词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