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蜈蚣 |
释义 |
蜈蚣拼音:wú gōng,注音:ㄨˊ ㄍㄨㄥ,词性:名词
简解◎ 蜈蚣 wú gōng 详解节肢动物。体扁长。头部金黄色,有鞭状触角。躯干部背面暗绿色,腹面黄褐色,由许多环节构成,每个环节有足一对。第一对足有毒腺,能分泌毒液。捕食小昆虫。中医入药。 唐 刘恂 《岭表录异》卷下:“蜈蚣:《南越志》云,大者其皮可以鞔鼓。取其肉暴为脯,美于牛肉。”《三国志平话》卷下:“军师令军速过,言不闻蛮景烟瘴, 瀘水 蜈蚣 巴 蛇,乃蛮地毒物。” 曹禺 《原野》第一幕:“哼,我跟瞎婆子是一尺的蝎子碰上十寸的蜈蚣,今天我们谁也不含糊谁。” 相关阅读:
《岭表录异》
|
随便看 |
同文网《汉语词典》共收录42550条汉语词条,除了收录基本语文词汇,兼收部分常见的口语词、方言词、文言词,还收录了较多的百科词条及一些近年来涌现的反映当代社会现象和事务的新词语,是一部学习型现代汉语词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