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外传 |
释义 |
外传拼音:wài zhuàn,注音:ㄨㄞˋ ㄓㄨㄢˋ,词性:名词、动词
简解◎ 外传 wài zhuàn 详解1. 古代经学家称广引事语、推演本义的书为“外传”,与专主解释经义的“内传”相对。如《春秋左传》为内传,《国语》为外传;《诗》有《韩诗外传》,《春秋》又有《穀梁外传》、《公羊外传》等。 汉 王充 《论衡·案书》:“《国语》,《左氏》之外传也。《左氏》传经,辞语尚略,故復选録《国语》之辞以实。” 三国 吴 韦昭 《国语解叙》:“﹝ 左丘明 ﹞以为《国语》。其文不主於经,故号‘外传’。”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下:“ 高定 , 贞公 郢 之子也。为《易》……著外传二十三篇。” 相关阅读:
《诗词大全》
《国语》
《易传》
《春秋繁露》
《春秋配》
《红楼梦》
《诗人玉屑》
《韩诗外传》
《易经64卦灵签》
|
随便看 |
同文网《汉语词典》共收录42550条汉语词条,除了收录基本语文词汇,兼收部分常见的口语词、方言词、文言词,还收录了较多的百科词条及一些近年来涌现的反映当代社会现象和事务的新词语,是一部学习型现代汉语词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