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脱胎换骨 |
释义 |
脱胎换骨拼音:tuō tāi huàn gǔ,注音:ㄊㄨㄛ ㄊㄞ ㄏㄨㄢˋ ㄍㄨˇ,词性:动词
简解◎ 脱胎换骨 tuōtāi-huàngǔ 详解1. 道教谓修炼得道,脱去凡胎而成圣胎,换易凡骨而为仙骨。 元 乔吉 《折桂令·红梅徐德可索赋类卷》曲:“返老还童,脱胎换骨,饱养烟霞。”《警世通言·假神仙大闹华光庙》:“凡人成仙,脱胎换骨,定然先将俗肌消尽,然后重换仙体。此非肉眼所知也。”《西游记》第二七回:“那长老自服了草还丹,真是脱胎换骨,神爽体健。”亦省作“ 脱骨 ”。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叛贼·妖人刘天绪》:“妄言近桥有退骨塘,入浴其中,即脱骨成佛。”参见“ 脱胎 ”。 相关阅读:
《西游记》
|
随便看 |
同文网《汉语词典》共收录42550条汉语词条,除了收录基本语文词汇,兼收部分常见的口语词、方言词、文言词,还收录了较多的百科词条及一些近年来涌现的反映当代社会现象和事务的新词语,是一部学习型现代汉语词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