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孔雀 |
释义 |
孔雀拼音:kǒng què,注音:ㄎㄨㄥˇ ㄑㄩㄝˋ,词性:名词
简解◎ 孔雀 kǒng què 详解1. 鸟名。头上有羽冠。雄鸟颈部羽毛呈绿色,多带有金属光泽。尾羽延长成巨大尾屏,上具五色金翠钱纹,开屏时如彩扇,尤为艳丽。雌鸟无尾屏,羽色亦较差。产于热带,在我国仅见于 云南 。可供观赏,羽毛亦为装饰品。 汉 司马相如 《长门赋》:“孔雀集而相存兮,玄猨啸而长吟。” 汉 刘向 《说苑·杂言》:“夫君子爱口,孔雀爱羽,虎豹爱爪,此皆所以治身法也。”《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唐 沉亚之 《为人撰乞巧文》:“假文羽於孔雀兮,而使擅夫佳丽。” 宋 孙光宪 《八拍蛮》词:“孔雀尾拖金线长,怕人飞起入丁香。” 钟宽洪 《你好,亲爱的北京》诗:“ 毛主席 向孔雀借来了翅膀,托着边疆的孩子,飞到 北京 !” |
随便看 |
同文网《汉语词典》共收录42550条汉语词条,除了收录基本语文词汇,兼收部分常见的口语词、方言词、文言词,还收录了较多的百科词条及一些近年来涌现的反映当代社会现象和事务的新词语,是一部学习型现代汉语词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