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口号 |
释义 |
口号拼音:kǒu hào,注音:ㄎㄡˇ ㄏㄠˋ,词性:名词
近义词:
标语
简解◎ 口号 kǒu hào 详解1. 古诗标题用语。表示随口吟成,和“口占”相似。始见于 南朝 梁简文帝 《仰和卫尉新渝侯巡城口号》诗。后为诗人袭用。如 唐 张说 有《十五日夜御前口号踏歌词》二首, 李白 有《口号吴王美人半醉》, 清 秋瑾 亦有《风雨口号》、《春暮口号》等。亦指口号诗。 唐 王维 《凝碧池》诗题:“私成口号,诵示 裴迪 。” 宋 王闢之 《渑水燕谈录·高逸》:“ 文忠公 亲作口号,有‘金马玉堂三学士,清风明月两閒人’之句,天下传之。” 相关阅读:
《三国演义》
《初刻拍案惊奇》
|
随便看 |
同文网《汉语词典》共收录42550条汉语词条,除了收录基本语文词汇,兼收部分常见的口语词、方言词、文言词,还收录了较多的百科词条及一些近年来涌现的反映当代社会现象和事务的新词语,是一部学习型现代汉语词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