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二帝三王 |
释义 |
二帝三王拼音:èr dì sān wáng,注音:ㄦˋ ㄉ一ˋ ㄙㄢ ㄨㄤˊ,词性:成语
简解详解指 唐尧 、 虞舜 、 夏禹 、 商汤 、 周文王 (或 周武王 )。《文选·扬雄<羽猎赋>》:“昔在二帝三王,宫馆臺榭……财足以奉郊庙,御宾客,充庖厨而已。” 李善 注引 应劭 曰:“ 尧 、 舜 、 夏 、 殷 、 周 也。” 唐 韩愈 《董公行状》:“所奏於上前者,皆二帝三王之道。” 宋 王安石 《上仁宗皇帝言事书》:“夫二帝三王,相去盖千有餘载,一治一乱,其盛衰之时具矣。” 胡适 《费氏父子的学说》:“二帝三王皆以事业为道德,典謨训誥记録彰明。” |
随便看 |
同文网《汉语词典》共收录42550条汉语词条,除了收录基本语文词汇,兼收部分常见的口语词、方言词、文言词,还收录了较多的百科词条及一些近年来涌现的反映当代社会现象和事务的新词语,是一部学习型现代汉语词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