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日子 |
释义 |
日子拼音:rì zǐ,注音:ㄖˋ ㄗˇ,词性:名词
简解◎ 日子 rì zi 详解1. 指某日。古代纪日的一种方法。日,指某日,如初一、初二。子,指那一天的干支,如甲子、乙丑等。《文选·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年月朔日子,尚书令 彧 告 江 东诸将校部曲及 孙权 宗亲中外。” 李周翰 注:“子,发檄时也。”《隋书·袁充传》:“今与物更新,改年 仁寿 ,岁月日子。” 清 顾炎武 《日知录·年月朔日子》:“今人谓日多曰日子。日者,初一、初二之类是也;子者,甲子、乙丑之类是也……古人文字年月之下必繫以朔,必言朔之第几日,而又繫之干支,故曰‘朔日子’也。如 鲁相 瑛 《孔子庙碑》云‘ 元嘉 三年三月丙子朔廿七日壬寅’,又云‘ 永兴 元年六月甲辰朔十八日辛酉’。” 相关阅读:
《二刻拍案惊奇》
《儒林外史》
《西厢记》
|
随便看 |
同文网《汉语词典》共收录42550条汉语词条,除了收录基本语文词汇,兼收部分常见的口语词、方言词、文言词,还收录了较多的百科词条及一些近年来涌现的反映当代社会现象和事务的新词语,是一部学习型现代汉语词典。